“千万不能再让张艺谋做总导演” | 纪录片推荐

来源:新纪录片人气:1更新:2022-07-11 10:54:04

本期「百部纪录片推荐计划」,特别邀请了演员冯粒作为纪录片种草官。

作为演员,冯粒能在众多角色里游刃有余体验中国文化的博大,回到现实,他推荐的这部纪录片,从更多视角,带我们回望一场浓缩的盛大。

张艺谋的2008

三个月前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什么?

总导演张艺谋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幕,是他2008年时「不敢想」的演出现场——

数百个孩子在鸟巢的正中央,自由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事先编排的移动轨迹,他们全凭心意,呈现的是最原始、最真实的快乐。

张艺谋承认,这个创意诞生后,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个决定对吗?

真的要这样吗?

时光回到14年前的鸟巢。「不完美」,绝对不会是张艺谋的选择。

张艺谋,2008,无论哪一个「标签」单独列出,都值得大写特写,更何况这两个元素合在一起,拼凑出的是亿万人曾共同享有的一场盛大华美的梦。

2008年北京奥运会。

但很少还有人记得,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尾声,「北京8分钟」的亮相,收到了如潮的恶评。

从领导直接批示到群众来信,核心信息就一条——

千万不能让张艺谋再做总导演。

一年之后,北京奥组委开始向全球征集创意方案。李安、陈凯歌等知名导演,都参与了征集。

张艺谋本不愿参加,但经不住太多人劝说,权衡之下,他还是参加了竞标。

激烈的角逐,极其苛刻的打分,现场白热化的争议(一半同意一半反对)令场面一度胶着,但张艺谋团队依然脱颖而出。

在此后漫长的筹备期里,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开会。

大大小小数千场会议。

会上,灵感迸发又被不断推翻,方案汇报又被屡次否定,都是家常便饭。

张艺谋说,几乎没有哪个创意能够持续3天。

不过团队成员对张艺谋的评价,倒是出奇一致:精力过人。

《张艺谋的2008》镜头数次扫过开会现场,几乎每一次,张艺谋都是口若悬河、手舞足蹈,说着说着便站了起来,肢体语言直接配合。

创意团队第一次受打击,是「四大发明」的创意被全盘否定。

所有人都感到无所适从,情绪低迷,甚至寄希望于张艺谋再去争取一下。

但当时,张艺谋已经非常坚定地知道,这条路完全行不通了。

他比任何人都懂得,奥运会开幕式绝非是某一个体的某一场表演、某一个作品、某一次创作。

这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必须要在妥协中求生存。

看《张艺谋的2008》过程中,你会发现张艺谋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但是回到他本身,又是自洽的、完整的存在。

视觉艺术家马文评价张艺谋:从来不会抱怨,只会不停地想解决办法。

张艺谋对自己的评价是:活得有法有天的。

他甚少沮丧,在种种限制中学会突破,达成理想。即便不完美,但他追求的并不是艺术的宁缺毋滥。

他从来不停下。

最耐人寻味的,是《张艺谋的2008》尾声。张艺谋露出了招牌式的笑容,说道: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电影,

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会。

谁会想到14年后,同一片天空,再度被缓缓升起的奥运五环点亮。

《张艺谋的2008》近3小时的篇幅,虽然担着「张艺谋」之名,倒像是整场奥运开幕式的注脚。

每一个创意在片中都有迹可循,每一种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凝结了太多心血。

张艺谋力求出新。在他看来,违反观众期待值,才是新鲜的。

影片中最激烈的一次争论,源于创意团队对「鼓」的使用。

作为开幕式的开篇,张艺谋坚决反对运用那些具有鲜明印记的中国元素,比如鼓、红色、灯笼之类的。

开场所用道具,必须拥有与鼓相同的力量,但既不能落俗套,又不能原创发明——创意团队在这个元素上陷入停滞。

但张艺谋坚持必须要创新,他说:

“当所有手段用完的时候,这个设计人员就不走了吗?时装不前进了吗?美术不前进了吗?建筑风格不前进了吗?”

两三天之后,他想出了「击缶而歌」。

陈丹青在片中说,张艺谋要求高,是因为有见多识广的底气。经历太多,见怪不怪。

他思考最多的总是:这个如果不行,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从2006年到2008年,3年零5个月之间,张艺谋主持的仅创意工作会议就高达两千多个。

但并非我们所想那样,创意迸发总是令人愉悦。无奈、绝望,这才是当时几乎所有人提及最多的描述。

陈丹青评价张艺谋是坚定却不强横的人,他一直试图听意见。

既坚持自己的主张,又从别人的意见里吸取足够营养,不断充实自己、改变自己。

他甚至非常希望能听到反对意见。争执的过程,于他而言,也是验证想法、完善方案的过程。

在艺术方面,张艺谋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只对事不对人,不管你是谁,这件事情没有做好就不行。

他会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哪怕只是一块地板的颜色,都亲力亲为改了两周,任何一个细节,他要求必须经得起推敲。

可即便是这样紧绷的精益求精,艺术有时就是残酷的。

在《张艺谋的2008》中,你会看见许许多多因各种缘由而夭折的创意,甚至已经成型、数百人排练一年多的成熟节目也被临时取消。

张艺谋太懂得世事无常了。他更清楚的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张艺谋的2008》采用的是倒叙手法。

墙上的倒计时钟,数字一点点变小,而整个团队随之的变化也都在镜头下一览无遗——

从最初的陌生严肃,到逐渐缓和、轻松,幽默的因子无处不在。

但更多的时候,艺术家之间的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始终不怎么变的张艺谋。

他的平实,似乎与生俱来。刀刻般瘦削的脸,毫无架子的笑容,带着一种扎根大地的坚定。

他的无限精力,尤其在最后关头,更是令人震 惊。 片中几乎很少见到张艺谋感到乏累的时候。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筹备开幕式之时,他还在同步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甚至中途还应邀去了美国,40多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难以想象,在横店、武隆的电影拍摄现场,在纽约的排戏间隙,张艺谋都在和团队讨论创意。

他如同一台永动机般地工作,把方案不断推倒重来,又推倒重来。

进入最后的排练阶段,他依然事无巨细盯住所有环节。

作为开幕式的总导演,张艺谋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考虑艺术,剩下三分之二的精力,全都用在处理组织结构、人际关系,还有各式各样琐碎事务。

这些工作,还有那些常被忽略的细枝末节,张艺谋不熟悉、不熟练甚至绝对谈不上喜欢,但他全部都兜 住了。

哪怕只是事关演员保险、人员洗澡、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学生的课业……

出现问题,解决就好。

而且因为经费紧张,他还不得不亲自跟各类厂商讨价还价。

漫长的记录,有所选择的捕捉,让这部《张艺谋的2008》呈现出一种经过凝练的真实状态。

尤其是临近2008年8月8日的夜晚。

当筹备时间开始以个位数来计算,你会惊讶地发觉,一场如此浓墨重彩的盛宴,最后关头究竟在乎的是什么。

最后短短14天,张艺谋综合各方意见,对整个开幕式表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总修改量达到了40%。

而在最后的10天里,改动最大的是服装。

2400多套服装,从设计到选材,全部重做。个中曲折,影片一带而过。

张艺谋说,自己一秒钟都没有懈怠过,「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

这部《张艺谋的2008》,很多人偏爱最后一集。

大幕拉开,演员登场,所有我们在荧屏中、报道里不断领略的恢弘与壮美,在纪录片里反倒成为衬托。

镜头时刻切换至偌大场地间,最不起眼的一隅。

那里,坐着为这盛宴筹备许久的一群人。

每一次烟花的绽放,每一次鸟巢中央的舞动,每一个与动作严丝合缝的音符,甚至圣火何时会熊熊燃起,他们都再熟悉不过 了。

而直到火炬最终被点燃,张艺谋才第一次开怀大笑,完全释放的欢呼雀跃。

《张艺谋的2008》对开幕式最后的定格,是握紧的众多双手。

有力,坚定。

奥运 张艺谋 纪录片 奥运会 

相关资讯

RSS - 百度 - 谷歌 - 必应 - 搜狗 - 奇虎 - 神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Copyright © 2008-2018 新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