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纪录片人气:1更新:2022-07-19 12:05:33
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导演本着一种态度去记录,至于说什么态度不重要,记录什么才是比较重要的。导演的态度不一定是每一个观众的态度,两者之间没有重合。而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将导演的态度传达出来,同时也让观众能关注到某一种现象或者某一群体。这样一来,纪录片的效果就达到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纪录片是《龙老》这是一个抗战老兵的跌宕一生,本片记录了参加抗战的老兵龙运松的一生,从当年被抓壮丁,后来参加抗战,到抗战结束后回乡妻子改嫁,再到后来为了自己的名誉问题奔走。跌宕起伏的生活贯穿了龙运松的一生,同时也让这个老兵心力憔悴。当自己的功绩终于获得国家承认的时候,他撒手人寰。感慨一下他的命运,这是一部分抗战老兵的集成。
蒋能杰导演将龙运松的采访整理了出来,构成了这一五十多分钟的纪录片,这是一部讲述性质的纪录片,同时也表达了蒋能杰导演的态度。
上文说到,纪录片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能将创作者的态度传达给观众,另一方面还能将一个群体的现状,或者一个现象传达给观众。从这两方面来看,《龙老》这一纪录片完成地还不错。
创作者蒋能杰的态度是什么?自然是在阳光明媚之下发掘出来一些我们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是部分独立电影人对于电影的一种认知。我们不说这种认知究竟是好还是坏。我们只是谈论下。对于蒋能杰来说,抗战是一个民族话题,既然是民族话题,那么参与的人就不仅仅局限于八路军了。因此,蒋能杰将目光放在了同样参加过抗战的国民党军。首先,这个目光就构成了一种比较。
喜欢做比较研究的人自然知道这种比较意味着什么。对于一种现象或者是事实,当我们使用比较研究去讨论的时候,往往得到的结论大概率是客观的。当我们谈论抗战的时候,就必然要取用不同的样本来得出不同的结论。蒋能杰取用的样本是平日里被很多人忽视的样本,这一样本如果被搬到台前,那么对比之后产生的效应自然是轰动的。
很明显,当本片上映的时候,产生的轰动效应也是很大的,这可以说是达成了创作者蒋能杰的预期。抗战老兵的故事选在抗日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上映,这个时间点选择的不错。而就本片的题材来说,讲述国民党老兵的故事对比之下产生的这种轰动效应,同样会给观众一种普遍的视觉冲击。当我们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当我们讲述着自己的历史,当我们习惯了一个群体的认知,突然有一个地方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时候产生的轰动效应是巨大的。这也是创作者想要获得的结果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看看记录的本质,本片的核心内容就是龙运松老人的跌宕起伏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不论他是不是一个抗战老兵都会让人觉得很凄惨。但是这种凄惨并不是因为龙运松老人展现出来的凄惨,而是通过导演客观地“记录”之下,因而让观众感触出来的凄惨。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深思了,究竟我们作为观众所感触到的是一个老人一生命运的不平,还是说是被可以萦绕出来的一种态度,这需要大家明辨下。
龙运松老人的故事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故事可以通过不同的讲述方式来让观众们感受到不一样的重点内容。当创作者想要我们感触龙老的凄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龙老的独居,龙老的佝偻的身躯,龙老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及龙老对于现实的失落等等。这些情感完全可以展现龙老的现状是多么的糟糕,同时也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当创作者想要通过命运的不公来展现龙老的现实境遇的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是龙老同样参加了抗战,但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待遇,而这一切的现状的原因就在于他所在的执政党失败了。创作者为了展现这一原因的重要性,不惜让龙老的子女们现身说法,通过一番番电话以及一次次谈话,作者对于这一客观事实的比较所产生的结论就被摆在了观众面前,观众们能看到的确实是因为某一“客观事实”而产生的结论,对于观众接受度而言,这显然是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的。
当两个方面都做到了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属于电影艺术了,既然是电影,不论是什么形式,我们总是需要用电影的语言以及丰富感去衡量的,但是本片当中却没有这么多的可供讨论的电影的点,就本片来说,作为一部电影,它本身平平无奇,但作为一部纪录片,它还是可圈可点的,这种形式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是喜欢,但对于另一部观众来说不过是屏蔽了一些内容而已。
客观公正需要创作者坚持本心,但对于独立纪录片来说,什么是本心?这又是一个可以值得大家讨论的话题,因为“本心”确实具有多样性。
你好,再见